写一篇有人情味的气候适应故事 | 社区应对气候变化
关于气候适应的沟通技巧,最基本的沟通原则是“展示,而不是说教”(show,don’t tell)。如果你能向你的目标受众展示气候脆弱性和气候弹性解决方案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就去展示,而不仅仅是说教!展示这些气候适应方案将帮助你的听众想象气候适应方案是如何运作的,并激励他们采取行动。
一些讲述气候适应方案的切入点
01寻找地区性的气候适应最佳案例
气候适应的干预措施通常针对特定的地区,以达到针对性的效果。比如,展示一个有效的适应行为如何在一个地区挽救了生计和资产,会帮助大家去想象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解决方案。
02利用IPCC的框架识别气候风险帮助大众理解所在地区存在的气候灾害(例如暴雨、海潮、干旱),以及当地人是如何暴露在这些风险中(例如生活在海岸或退化的土地上人具有较高的气候暴露性),帮助大家了解人们有哪些脆弱性会增加他们的气候风险水平(例如,无地,社会歧视、缺乏获得信贷的渠道等),以确定自己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并在其他地方找到可以借鉴的良好实践案例。
03找到一个行业切入点比如查看特定行业的气候适应解决方案是否与目标地区或行业相关
茶叶与咖啡的种植天然依赖气候条件的稳定,但由于气候变化,生长在亚热带和温带的茶与咖啡,很容易受到无规律地极端降水和随之而来病虫害的影响。卢旺达在过去40年间的升温幅度高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水平,气候变化给以咖啡和茶叶种植为经济发展基础的卢旺达带来了极大的气候挑战。
在2016年CNKN联合当地政府联合发起的气候适应方案中,气候适应项目不仅仅作为某个领域而单独地的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基础的考量因素,纳入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将气候适应方案纳入了农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划中。
卢旺达的气候项目展示了卢旺达短期和长期的气候适应方案。短期内,鼓励农户通过间种香蕉和咖啡的方式,在咖啡收获后仍然从香蕉种植获得持续受益。种植遮荫的树种,让咖啡生长期内获得“天然的降温“;长期的适应措施包括,通过空间规划和气候科学领域的合作,精准定位需要北迁茶树的种植地带,从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地区气温的升高。
这些系统性的跨领域的气候适应措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卢旺达在气候资金方面获得了国内外资助人的支持,成为了第一个在非洲国家中建立气候项目专项资金的国家。
04展示政府和/或商业政策帮助或阻碍人们气候适应能力的作用
“越南抗台风房屋”(Typhoon-resilient housing in Vietnam)证明了这一点。
在CDKN在越南岘港的项目中,CDKN与国际建筑机构合作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244座气候适应建筑,这些建筑成功抵御了2013年在越南岘港沿海登录的超强台风Nari。 这次事件成功影响了当地政府的决策,当地政府将气候适应性纳入了当地的建筑政策中。
05当气候适应方案中有一些有形的东西可以展示给大众的时候,示范效应是最强的例如气候智能技术,但在现实中,许多气候适应方案会涉及到一些不那么容易被展示的方案,比如一些机构以及治理过程的适应或者文化层面的适应策略和变革,这些相对“无形“的变革,包括跨部门的信息整合,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的变革等。
*本章节主体内容来自CDKN(Climate & Development Knowledge Network)在2019年发布的气候传播实践者的指南《Communicating climate change: A practitioner’s guideInsights from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姚喆的解读姚喆的解读
在关于气候行动的媒体报道和政策讨论中,气候减缓(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比气候适应获得更多的关注。事实上,气候适应同样关键——即使全球温控1.5度或者2度目标得以实现,气候适应措施仍是一个必选项,因为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的气候仍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气候变化影响在不同地区的体现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地方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高温干旱天气的增多,有些地方则最需要抵御日益频繁的暴雨和洪水,因而各地的气候适应措施也不尽相同。这种区域差异对讲好气候适应故事是一种挑战,要想让更广泛的读者对特定区域的故事产生共鸣,就需要找好切入点、帮助读者找到这个故事与她/他生活所在地的联系。比如,讲述其他地区如何应对类似的气候挑战,就是一种建立共鸣的常用方式。此外,通过追溯供应链,讲述读者关心的产品(如上文提到的咖啡)源头地的故事,也能激发起更强的阅读兴趣。
关于气候减缓的故事时常与科技进步、经济机遇相关,气候适应故事在这方面要差一些,显得不那么激动人心。但气候适应故事更经常包含有人情味、体现地方文化风俗的元素,如果能得以好好发掘,这样的故事很可能会留给读者更深刻的影响。
在围绕气候变化议题开展的传播中,一大难题是如何既突出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又不至于让人们觉得问题过大从而无能为力。在现实中,关于气候科学和气候减缓的媒体报道多数是在传递坏消息,如果能多展示有效的气候适应措施,给读者带去一些“正能量”,这或许能帮助读者平衡情绪,增强行动意愿。
解读人简介
姚喆就职于中外对话,负责机构的气候变化战略传播。她于2016年加入中外对话,长期跟踪国际气候谈判及各国的气候能源政策。在加入中外对话前,她曾在搜狐、救助儿童会、国际能源署等多家企业和机构从事传播和政策研究工作。她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并在巴黎政治学院获得了国际发展硕士学位。
气候传播在千禾
自2018年“社区应对气候变化”项目集立项以来,千禾一直在关注气候传播工作特别是公众气候意识提升,通过开发社区气象安全课、举办低碳倡导活动、为社会组织开展气候培训和气候行动工作坊等多种形式,触达社区脆弱人群、公众和社会组织等群体。
2021年,千禾将气候传播工作的聚焦在社区场景和青年人群体。在社区场景开展“培力气候先锋——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社区居民气候适应意识提升计划”,通过社区花园来开展气候教育活动。在青年群体,通过资助食物小站(PDT)对有代表性的青年KOL的饮食进行“改造”,来为青年人展现具体的、可实施的在日常饮食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以此影响青年人的食物选择和减少食物浪费。
未来会给大家分享项目背后气候传播的考量。